Xavier's Blog

项目验收前一天的Bug

| Comments

前段时间,教研室正在做一个小项目,准备作为一个作品参赛。可是在提交作品的前一天,大家进行最后的模块整合时,发现一个重大bug,把之前的项目计划打破了,作品不得不推迟提交。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们之前做的另一个项目,有次要想外地的客户进行阶段性演示,在前一天晚上整合项目各模块时,发现了重大bug。一开始大家怎么也找不到引起bug的原因,结果一起奋战至第二天凌晨3点,才初步解决了问题,然后大家各自回去睡了一会儿,接着乘早上5点的火车出差见客户。

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项目要提交或者进行阶段性验收时,发现重大问题,而不是在平时开发项目的时候?我想,一个原因是我们在项目开发时,几乎就没有应用软件工程方面的思想与方法。目前,作为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,我们平时软件开发方法还属于“作坊式”的,我们教研室是这样的,我想我们学校其他教研室的状况也会跟我们类似,这是十分可悲的。有时我们的研究课题会更偏向理论,这时也许不需要软件工程;但是当真正接到一些项目,需要多人协同开发时,没有软件工程将会大大提高项目的风险。

我们在大学里接到的项目,一般不会很庞大,绝大部分是中小规模。即便规模不大,但在开发过程中,没有代码版本控制,没有软件测试(除了手工的模拟测试),应该不能算是规范的软件开发的。很不幸,我们的团队目前就是这种状态。接到项目,分一下模块,大家各自按分的模块进行编码,代码根据时间保存成一个个压缩包,项目需要整合时,就将大家的代码复制到一台电脑上,合成一个项目,然后手工运行一下,作为测试。这就是我们团队目前的“作坊式”开发方法。

知道“作坊式”的开发方法不好,那为什么不早点改变呢?那是因为改变是要有代价的,要摒弃原先的开发模式,学习新的开发方法,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平时做事情的思维模式。这些改变的代价不小,但我觉得是值得的。尤其是每当项目出现bug,但原因并不是代码本身,而是由于我们协同开发时的沟通出了问题,每当我们被项目搞得焦头烂额,感觉像是《人月神话》封面那些陷入焦油坑的困兽时,我就愈发迫切想要改变。

不过,一下子就改变我们目前的开发方法也是不实际的,得一步一步来。目前打算让我们教研室的同学每隔1~2周进行一次技术交流,大家交流一下有关软件开发方面的心得。另外,还想弄一台电脑,专门用作我们平时做项目的服务器,让大家可以实践起来。

想法很好,就看我们能不能坚持下去了。

Comments